2005年起,楊軍團隊開始研究塑料生物降解。主攻難降解的聚苯乙烯等塑料降解。
科學家此前使用幾種土壤無脊椎動物實驗,如蚯蚓、千足蟲、蛞蝓、蝸牛等看看其能否吃掉塑料。在飼喂14C標記的塑料如聚氯乙烯(PVC)、聚乙烯(PE)和聚丙烯(PP),結(jié)果顯示無法降解。
楊軍認為,生物降解塑料的思路要開拓,不能只局限于微生物,可以考慮鱗翅目昆蟲、白蟻等,海洋中的蛀船蟲和鉆孔蚌能侵蝕聚乙烯和海底電纜,也可考慮從這些生物中分離并克隆能產(chǎn)生活性基團的關鍵酶及其基因。
楊軍團隊的2014年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蠟蟲(谷螟幼蟲)能夠咀嚼和進食聚乙烯PE薄膜,幼蟲腸道分離出能夠降解PE薄膜的兩種菌株,即腸桿菌屬YT1和芽孢桿菌YP1。隨后研究團隊發(fā)現(xiàn),黃粉蟲幼蟲是一種吃掉塑料更為厲害的動物,其尺寸比蠟蟲更大(通常長35毫米,寬度3毫米),其可以將泡沫塑料作為特有食品。黃粉蟲有4個生活階段:卵、幼蟲、蛹和成蟲。
黃粉蟲又叫面包蟲,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于鞘翅目,擬步行蟲科,粉甲蟲屬(擬步行蟲屬)。50年代從前蘇聯(lián)引進我國飼養(yǎng),黃粉蟲被譽為“蛋白質(zhì)飼料庫”。其干品含脂肪30%,含蛋白質(zhì)高達50%以上,此外還含有磷、鉀、鐵等多種元素。干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(zhì)40%左右、蛹含57%、成蟲含60%。
在國內(nèi),黃粉蟲實際上類似蠶,人類可以直接食用,炒著吃,也可以用來做飼料,黃粉蟲作飼料喂養(yǎng)的蝎子、蜈蚣、蛤蚧、蛇、熱帶魚和金魚,不僅生長快、成活率高,而且抗病力強,繁殖力也不斷提高。養(yǎng)殖黃粉蟲十分容易,養(yǎng)殖戶可用新鮮燕麥、小麥糠、蘋果養(yǎng)殖。
相關新聞